全球天然钻石行业正面临巨大挑战

摘要:作为深刻影响过我们爱情和生活的天然钻石,我们经历了太多完美的广告营销和资本运作,也经历了太多的谎言与欺骗,但这一切都可能在未来的10年间成为过去,因为现在的全球天然钻石行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

作为深刻影响过我们爱情和生活的天然钻石,我们经历了太多完美的广告营销和资本运作,也经历了太多的谎言与欺骗,但这一切都可能在未来的10年间成为过去,因为现在的全球天然钻石行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并且这个挑战或许会终结很多很多东西。


钻石晶体




天然钻矿正面临
开采困难和资源枯竭?

我们经常看到大量天然钻石营销性软文说天然钻矿正面临着开采困难,很多天然钻矿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好像现在再不买天然钻石未来就会错过几个亿似的。其实,这些说辞也不全是无中生有,有些还真有事实可以支撑,但更多的真相却是现在天然钻石行业正在进行恐慌性地抛货。有科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我们的地球就是一台永不停歇的天然钻石生产机器。如果不计成本的话,地球其实还有着海量的天然钻石可以开采,比如海洋里就有很多很多天然钻石,但那些钻石由于开采成本实在太高而被放弃;比如很多低品质天然钻矿也可拥有大量的钻石,只是因为投入产出比不好,也暂时没有什么商业价值。由此可见,天然钻石价格较贵真的不是因为稀少,而是因为开采成本过高,或者也可以说获得成本较高。当然,除此之外,上游资本家的盈利要求极高也是原因之一。据埃罗莎集团 (Alrosa) 相关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天然钻石总产量为1.5亿克拉,2019年为1.4亿克拉,2020年则为1.09 亿克拉。从这些数据看,天然钻石的产量好像越来越少,其实就只是因为不同天然钻矿处于不同生产周期,再加之疫情的影响,这种产量的减少不代表埃罗莎未来没有生产能力,其实现在仅俄罗斯的埃罗莎就拥有11亿克拉的天然钻矿待开采。现在天然钻石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培育钻石的大潮即将来临,他们要抓紧时间尽快把原来的天然钻石进行拍卖。

近年天然大钻石的拍卖出奇多,同时拍出的天然钻石也出奇大。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小钻石倾销到市场,据说目前仅中国深圳水贝市场就有10万粒 GIA 库存,货值高达10亿元人民币。同时,现在天然钻石巨头们还根据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不断通过提价来制造各种各样的销售机会。其实天然钻石矿业公司早就无数次推演过他们的未来,也知道培育钻石必然会冲击天然钻石市场,因此才开始停止对新的天然钻矿的开发,提前关停无法收回投资的天然钻矿,加快开采所有可开采的天然钻矿。


印度已开始减少天然钻石打磨
和增加培育钻石打磨

天然钻石行业最有趣的事,就是天然钻石产业链的上游——犹太人,同天然钻石产业链中游——印度人,一直处在长期无休止的斗争之中。印度人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统治了全球天然钻石的打磨。为了获得更大的行业权力和商业利益,印度人不断地寻找各种机会挑战上游犹太人的毛坯垄断地位。


钻石饰品抛光

我们都知道在天然钻石行业中,处于行业上游的犹太人一直通过控制天然钻石毛坯价格而获利。看了戴比尔斯 (DeBeers)母公司的财报我们就会发现,其收益率常年都保持在50%以上,这种收益率无论用什么标准去界定都绝对是暴利行业,并且这还不仅是戴比尔斯一家,埃罗莎的收益率也差不多。

这样常年的高收益,哪个合作伙伴不眼红?原来印度人对抗犹太人的毛坯涨价时,只能结构性地调整打磨的货品,如:磨小钻石不磨大钻石;降低大钻石的毛坯需求迫使犹太人不要涨价过快;减少了大钻石的成品供应,快速推高大钻石的成品价格,弥补毛坯涨价的损失。由于整个天然钻石产业链分工长期锁定,一直以来印度人只能被动接受犹太人的涨价。

而现在培育钻石出现,犹太人对天然钻石毛坯涨价时,印度人就可以通过打磨价格更低的培育钻石毛坯来维持工厂运行,养着工人,用最低的成本来赢得时间去对抗犹太人对天然钻石毛坯的涨价。随着培育钻石市场的兴起,印度的超低人工成本在培育钻石加工上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也许还会转变成更强大的行业优势。行业格局的改变,增加了印度人同犹太人谈判的议价能力。现在,印度培育钻石的毛坯进口量和成品出口量都在不断地增加。不仅如此,由于培育钻石的单价低,同等金额的出口货值需要几倍的人工进行打磨,更多的钻石打磨产能转向打磨培育钻石将成为行业趋势。


美国天然钻石零售增量有限
且受培育钻石冲击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钻石市场,因此研究天然钻石的现状就一定要研究美国的零售市场。虽然中国市场从零到世界第二仅用了30年,但中国钻石消费总额现在仅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可以说美国消费了全球一半的钻石。现在美国市场的天然钻石销售正受到培育钻石的冲击,随着培育钻石零售品牌的不断涌现和培育钻石市场的快速增长,美国珠宝零售行业头部企业西格内特 (Signet) 的股价在2021年实现了20倍的增长。不仅如此,得益于美国疫情的恢复和大规模放水的政策,加上培育钻石整个品类的兴起,该品牌旗下的电商品牌、传统门店品牌也纷纷推出培育钻石系列。美国珠宝零售巨头之一蓝色尼罗河 (BlueNile) 还代理了戴比尔斯(Debeers) 的灯箱 (lightbox),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它也推出了自己的培育钻石产品,进一步刺激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钻石行业的革命者钻石铸造 (Diamond Foundry ) 在获得2亿美元的融资后,估值达到18亿美元。早在2021年年初,钻石铸造就完成了北美零售市场超过百家门店的布局,预判2021年钻石铸造的零售额可以超过10亿美元。钻石铸造的成功刺激了外部资本市场和珠宝业内企业。


钻石戒指

虽然美国的天然钻石零售端有着大量传统商家的支持,而且美国天然钻石文化的普及已经有80年的历史,渗透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达到了80%,但是现在这个数字已逐步回落到75%。如此高的渗透率在天然钻石零售市场早就达到了天花板,早就进入了存量市场的竞争。现在,美国各个传统珠宝商其实早已纷纷入局培育钻石零售市场份额的争夺,只是他们怕影响到自己天然钻石的生意,大多选择以低调参与或背后参与的方式进行。


中国天然钻石零售市场
普遍销售下滑

作为世界第二的天然钻石消费大国,我们中国的钻石市场发展极快。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中国结婚钻石的渗透率就达到了50%,而达到这个水平美国花了80 年,日本花了60年。不过,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天然钻石在中国如此高的渗透度已基本达到了中国天然钻石行业的天花板。

2014年之后,中国钻石消费市场增速已经明显减慢。不仅如此,天然钻石最大的刚需是结婚人群,而最近10年中国的结婚人数正在不断下降,这也让快速成熟的钻石市场不断降温。笔者可以预言,行业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2021年,国内天然钻石零售销量整体下滑30%—40%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大家可以用海关天然钻石的进口数据上涨,或是大型上市公司的销售上涨来狡辩,但行业人都明白中国海关天然钻石进口数据上涨主要得益于打击钻石走私,而大型上市公司的销售上涨是源于渠道扩张性铺货。如果天然钻石行业真的那么好,那么中国早应该有一大批优秀的天然钻石品牌成功,但现实的结果却是现在的中国少有经营天然钻石成功的珠宝品牌或企业。

2021年,行业黑马DR成功上市,并且市值达到了惊人的600亿元,但这并不是天然钻石的成功,而是DR商业模式和营销套路的成功。DR的成功让无数的行业大哥看到的不是希望而是痛苦,因为他们这些深处天然钻石零售体系的企业,无论如何也无法转型成为DR 样的营销企业。


钻石对戒



国际天然钻石组织
推广效果大不如前

天然钻石巨头Debeers和GIA其实是一致行动人,为了保护自己在钻石行业的地位,他们先后加强了对天然钻石的宣传,强调天然钻石的原产地,强调天然钻石的情感,更强调天然钻石的环保,但是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培育钻石认识和接受度的提升,传统的天然钻石无论怎么努力,宣传效果都已大不如前了。移动互联端和新零售体系出现,消费者已经没有那么容易被忽悠了。

记得有句俗语: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炫耀什么。现在天然钻石协会正开始不断宣传天然钻石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并且宣传的力度对比过去更加惊人,这就让我们一不小心看到了天然钻石的软肋和底牌。天然钻石到处挖矿,并且不断用各种具有污染性物质处理矿石,请问他们只是种几棵树就能环保了?这些事情想起来都会觉得可笑。天然钻石,一会儿宣传稀有,一会儿宣传环保,估计他们只是想在培育钻石大潮来临之际再赚行业最后一个铜板。不过,笔者也敬仰他们这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正是他们真正开创了天然钻石行业,同时也正是他们在维护着天然钻石行业。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天然钻石行业的横空出世,确实给全球的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同时也给行业所有的参与者以利益,我们作为行业人都应该感谢他们。

只是,在天然钻石领域,我们中国就像过去的殖民地一样,不断向垄断巨头和印度人贡献着市场,贡献着利润。无论中国钻石人如何努力,都难以获得话语权,哪怕仅仅是发言权,中国人在天然钻石行业做“羔羊”太久了。现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天然钻石行业再想营销漏洞百出的爱情故事确实有些艰难;现在新的环保时代来临,天然钻石行业再想扮演环保天使也确实容易让人贻笑大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天然钻石行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无论是天然钻石自身的行业发展阶段,还是全球新的环保要求,抑或是培育钻石的不断市场争夺,天然钻石行业在未来10年都将继续健康地发展着。万事总有尽头,或许有一天然钻石真的开采殆尽,我们也不应去过度地解读它、评价它,或是诋毁它,因为不管我们心里承不承认,天然钻石都永远是一个传奇。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15323706781
公司邮箱:ljj@lgd-star.com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淘宝二维码

彩钻库存

Copyright © 2020-2023 深圳市钻小星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68052号 技术支持:创发网络 网站地图